🇨🇳
🇨🇳

2020.05.21

同人是什么?

首先,“同人是什么?”

 

欢迎来到本站,同人们! !

 

 

说起同人,一般被认为是“对多种作品的二次创作,其中包括喜欢的动漫,漫画,游戏等”,但最初是指“有相同爱好和志向的人或团体的集会”。

 

 

还有“同好会”、“研究会”、“粉丝团(FC)”等 也都是一个意思。还有最近不怎么听人们讲到了的“结社”,也有“为共同的目的聚集在一起的人们组建的团体”的含义。

 

 

结社——像这样让人心潮起伏,欢欣雀跃的单词也是很少见的。找到本站的你,在看到结社这个词的时候一定也很激动吧。

 

 

同人是指拥有相同爱好和志向的个人或团体。https://ja.wikipedia.org/wiki/同人

 

不好意思,有点跑题了。但不管是对已有作品的二次创作还是完全原创的作品,如果身边有同样理想和方向性的伙伴的话,就是“同人”。说得再通俗点的话,也可以说是“纽带”吧。对一部动漫的某个角色有独到的见解也是“同人”,广义上讲,正在谈论 “同人”话题的我们其实也算“同人”。也就是说,找到本站的你和我们也是“同人”。本篇开头的“欢迎来到本站,同人们!” 就是这个意思。

 

 

同人其实也是一种哲学。

 

 

但是,在这里我并不打算只谈论一些“模糊的定义和精神论”。我们将一起去更加深入地了解“同人”的历史、文化、问题点等。但是首先,我们需要对深层次的,最根本的认知,明确一下并达成共识。也就是接下来要说的“十条”准则。

 

同人十条

一:对作品和思想要有爱

 

二:要关爱与我们分享爱的伙伴

 

三:要知道爱是千人千面,包容也是爱

 

四:要铭记爱与利益无关

 

五:我们的爱并不可耻

 

六:不可把自己的爱强加给他人

 

七:在二次创作中要对原著心怀敬意

 

八:违法传播同人作品是对同人的亵渎

 

九:不仅是作者,对作品有共鸣的人都是同人

 

十:全世界充满了同人

 

 

在介绍十条准则之后,接下来我们一起去了解一下同人的由来(历史),变迁,分类以及问题点等。这些毕竟还只是些基础知识。希望大家以这些知识为跳板,自己一步一个脚印去探索同人文化的更深次元。

 

 

武士弃刀从文了? “日本最早! ? 文学同人问世”

 

幕府倒台后,日本开始了如火如荼的文明开化运动。以当时活跃在日本文坛的小说家尾崎红叶为中心结成的砚友社,被认为是日本最早的“同人”社团。他们尊重传统,比起利益更追求娱乐至上,以提高文学造诣为宗旨。

 

 

成员包括山田美妙、石桥思案、川上眉山、严谷小波等日本文豪。砚友社这个社团名称含有“永远的朋友”的寓意,可以说是日本最早、最体现了“同人”精神的团体也不为过。

 

 

砚友社于1885年5月创办了名为我乐多文库的文学杂志。日本“同人志”的历史就是从这里开始。

 

 

日本同人的开创人“尾崎红叶”于1903年去世后,砚友社解体。但与此同时,短歌结社ARARAGI、以及正冈子规和夏目漱石也参与的HOTOTOGISU等许多同人志创刊,同人文化开始了加速发展。

 

 

能被印在纸钞上的那种名作家还参加过同人活动的事实,在日本并不被广为人知。说起这个挺让人沮丧的。

 

 

1910年代后,不少画家也开始表明参加一直以来以文学作品为主的同人志。并创办了白桦派等同人杂志。

 

让我们把话题转回到现代。同人志即卖会有时会被称为“战场”。

 

 

明治时代,因废刀令失去武士刀也失去荣誉的武士们,也许在当时开始崭露头角的同人文化中找到了新的战场。

日本男儿灵魂深处的侍魂让他们以笔代刀,把身上的甲胄换成了动漫角色印花T恤,至今依旧战斗不止。

 

 

战争的终结拉开了新同人的序幕?  “从文字到图画–漫画的兴起”

 

漫画是什么?在这里就不再特别说明了,但我们可以简单地了解一下漫画的历史。

 

鸟兽戏画被认为是日本最古老的漫画,创作于平安时代(794年- 1185年)。之后在江户时代,戏画开始作为商品流通,并发展成为浮世绘。这时葛饰北斋的北斋漫画问世了。幕府统治末期,横滨外国人居留地出版发行的漫画杂志The Japan Punch,被认为是日本漫画杂志的起点。后来,引进了欧洲等地的漫画文化,毛笔变成了钢笔,诞生了故事漫画,并发展至今。

 

 

如今,漫画已经顺理成章地成为同人文化中必不可少的一个分类。倒幕运动后的明治时代开始,日本和世界各国纷争不断。如日清战争(甲午战争)、日俄战争、第一次世界大战。这种情况在进入大正时代、昭和时代后也没有改变。如第二次世界大战。

 

 

战争烧毁了所有,到处是残垣断壁满目疮痍。当时的人们只能咬紧牙关极力忍耐,孩子们只能无助颤抖。

 

 

当时,漫画作为一种用来消遣的娱乐读物开始备受关注。漫画可以让人们暂时抛开烦恼,深深投入到故事情节中去,带给人们梦想与希望。

 

二战结束后的第二年也就是1946年,同人文化开始向前发展。被称为日本“漫画之神”的手冢治虫以参加《漫画人》同人志例会为契机,创作发表的作品,让少年少女们从此深深迷上了漫画。二战结束十多年后创刊的SF漫画杂志“S-F杂志”,更是震惊了二战后进入高度成长期的日本社会。

 

 

据说当时有很多立志成为SF小说家想要开辟一番事业的年轻人加入进来,从而诞生了很多同人社团。其中就有创作《假面骑士》、《人造人009》的石之森章太郎和以《哆啦A梦》、《忍者服部君》而闻名的藤子不二雄。这些后来被称为漫画界至宝的伟人们从同人世界展翅飞向了商业世界。

 

 

1962年,SF迷(同人)参加的日本SF大会“MEG-CON”在东京目黑举行。当时的参加人数只有180人左右,他们通过大会积极交流各种资讯,交换意见,并从中诞生了新的同人社团。

 

 

科幻小说是科学与艺术的结晶。与我们普通人只是看看书幻畅想一番不同,热衷于钻研的人们会为了把幻想中的世界变成现实而日夜研究,终将只在漫画中感受过的科学世界,以影像的形式展现在了大家的面前。1968年上映的电影《2001宇宙之旅》把日本民众对科幻文化的狂热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度。这个时候发起的同人社团,随着时代的发展,有的发展壮大成为了动画企划公司。同人漫画和动画逐渐开始融合。

 

世界最大规模的同人志即卖会Comic Market诞生

举行同人志即卖会的东京国际会展中心

 

 

同人文化随着时代不断发展,让人目不暇接。它的背后一直都有纷争的影子。但二战结束后的日本,没有发生过大规模纷争。开篇我们也有提到过,同人原本指的是“拥有相同爱好和志向的人或团体的集会”。

 

 

战后,日本国内各种同人社团林立。不同的志向,不同的思想之间是不可能不碰撞的。也许同人文化就是需要一次次激烈的交锋作为养分才能存在并不断进化发展的。

 

 

这也许是一种历史的必然。

 

 

1975年12月21日,举办了值得纪念的第一届同人志即卖会“Comic Market”。

 

 

很多漫画同人社团和大学的漫画研究会参加了由专门进行漫画评论的同人社团“迷宫”主办的同人志即卖会,对现有的漫画发表了评论和感想。据说当时吸引了700多名漫画迷参加。

 

 

我们前面说过,以Comic Market为首的同人志即卖会,有时会被称为“战场”。

 

 

一直以来,同人的变迁和进化都是伴随着纷争的。

 

 

至此,同人终于亲手创造了一个属于自己的不见血的“战场”。

 

 

而且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印刷技术也不断进步。1980年代后,印刷成本不再贵得让人却步,制作私人印刷小册子 变得容易很多。

 

 

原本同人只是拥有相同志向的作家们的集会,漫画的兴起造就了众多漫画作家,又随着科学·流通等领域的发展孕育了专门评论那些作品的团体。后来社会更是发展,进入了人人可以创作,泛写作的时代,大家不再满足于仅仅当一个读者和观众,而是踊跃地去写作去创作。可以说Comic Market 这个战场,奠定了现代同人文化的基础。

 

 

现在的ComicMarket(又称:Comike、comicket)由ComicMarket筹备会主办,堪称世界最大规模的同人志即卖会。每年8月和12月都会在东京国际会展中心举行。2019年12月举办的ComicMarket(又称:C97),来场人数达到了75万人,要知道东京奥运会期间每天的到场人数预计约为95万人。同人志即卖会毫无疑问已经发展为动员人数堪比国家级别盛会的活动(战场)。

 

 

除了日本的ComicMarket,世界各国也经常举办各种同人志即卖会。

 

 

在日本,同人志即卖会分为全内容的ALL展(综合展);限定主题的ONLY展。ONLY展一般会有某某动画以及某某游戏专场等主题限制,或是原创文艺作品专场等。

 

 

同人不断进化,不再拘泥于写作和绘画

 

  • COSPLAY

随着动漫、漫画等“更直观的表現形式”成为了亚文化的主流,同人的表现形式也不再拘泥于“写”和“画”。扮演还原原著角色的Cosplay随之诞生了。原本Costume play一词由来于欧美人穿着古代服饰扮演重现古代生活,或是指古装戏剧。在日本,战后的一段时间内是指穿着戏服彩排。1980年代,动漫和特摄英雄作品陆续推出后,开始出现了模仿剧中角色着装的人。而让Cosplay广为人知的作品是《福星小子》(高桥留美子)。身穿自制的女主人公那种性感火辣的服装去参加同人志即卖会等活动的女生层出不穷。并开始被电视台报道,大众对 “Cosplay”的认知度变得越来越高。顺便提一下,1983年的ComicMarket23时,太过火辣的COS着装惊动了当地警察,后被禁止穿着Cosplay服装离开会场。无论褒贬,Cosplay都已经成为了一种社会现象。2003年举办了第一届Coser盛典即世界Cosplay峰会。第一届只邀请了来自意大利,德国,法国的5名Coser,发展到现在,已成为30多个国家的Coser参加的盛典。另外值得一提的是,日本外务省也是主办单位之一。Cosplay的国际影响力已不容小窥,成为日本文化的一部分。

 

 

  • 游戏软件

1983年发售的红白机(Family Computer)大受欢迎,全世界的电脑游戏玩家开始增多。随之出现了制作游戏软件的同人社团。最早出现同人软件这个名称是在1984年的Comic Market,一个名为帝国软件的社团带来了自己开发的电脑游戏软件。后来随着电脑性能飞跃性的提高,电脑游戏更加普及,想要自己设计开发游戏软件的需求也越来越多, ASCII株式会社开发了一款叫“RPG Maker”的超任(超级任天堂)软件。这种可以自己设计角色的游戏软件马上成为了热门话题。因为那个时候普通人想要创作一部自己的原创作品,基本上只能依靠笔和纸。而RPGMaker给大家带来了一种全新的体验。

当时那种互联网还没有普及的年代,任天堂专用的软件做出来的RPG,想要推广出去也是非常有局限性的。(虽然Maker系列也是努力不断进化完善着的。)。另外,1990年初期到中期,视觉小说游戏(在文字中加入背景和音乐、效果音等效果的游戏)普及开来,同人软件也遵循了这一模式。制作游戏软件的社团一般来讲,是由至少4 ,5人以上规模的同人社团对设计、剧本、画稿、程序、音乐等要素进行分工,合作开发的情况比较多。

 

 

  • 音乐

音乐也是一种不可缺少的表现手法。和对动漫、游戏二次创作的漫画一样,对作品中的乐曲进行二次创作也越来越普遍。20世纪90年代电脑普及以后,人们终于可以独立完成Desk Top Music (DTM)制作应该是其主要因素。20世纪90年代后期,压碟成本降了下来,原创乐曲碟也开始在同人志即卖会发表。说到同人音乐与独立音乐,比较容易混淆。但如果制作人说自己是同人活动的话,那就是同人没错了。近年,随着数码技术的进步,大家开始使用YAMAHA开发的语音合成系统初音未来为代表的“VOCALOID”等软件来搞创作。同人音乐的表现幅度正在被不断拓宽。

 

 

二次创作带来的问题

 

同人的定义中,最重要的就是“志向”。而“志向”最终前往何方,就要看每位同人各自的选择了。让我们回顾一下前面谈到过的十条准则吧。

 

 

七:在二次创作中要对原著心怀敬意

 

八:违法传播同人作品是对同人的亵渎

 

 

Comic Market等同人志即卖会上,经常会出现侵权盗版的问题。当然大家也知道不犯法的情况其实也很多。例如文学作品评论或介绍铁路魅力的小册子等。像这样为了把自己的志向和想法具体化,形象化,并推广出去而不断努力人们,是非常值得尊敬的,我们要对他们心怀敬意。

 

 

对现有作品的二次创作非常多也是事实。尤其是前面讲到的“某某动漫主题ONLY的活动”等,可以说是盗版的温床。其实我们并不是想对同人活动指手画脚,更不是要去完全否定。而是希望大家铭记,一定要在著作权这个大前提下,去开展各种同人活动。

 

 

那么问题来了,“是否侵害著作权的界限究竟在哪里呢?”如果非要划出一个界限的话,可能没有例外全都是违反的。抄袭或模仿别人的作品本身可以说就是侵犯著作权的行为。也就是说,就算只是创作了一个和某个游戏角色很像的人物形象,但如果有人说:“噢,这个角色就是那个游戏的吧!”的时候,其实就已经出局了。

 

 

侵犯著作权是属于亲告罪。就是说如果被侵权的一方不告,就不会被立案调查,即不告不理。但万一被提起诉讼的话,是有可能被要求赔偿的。

 

 

这么说的话,ComicMarket到处充斥着侵害著作权的现象,那为什么现在还能堂而皇之地举办呢? 还有,原著作者们为什么不去告他们呢?

 

 

从原作者角度看的话是会觉得“你竟然用我的主意赚钱!” 。但与此同时,也有以同人作品为契机,让消费者认识原著的情况。如果同人志即卖会的参加者觉得“这个人物好可爱啊! 这是谁呀? 原著也看看吧。”并对原著产生兴趣的话,会带动原著的销售量和好评。这对原著作者来说也是有好处的。简单地说,二次创作的同人作品对原著来说是一种免费的宣传。

 

 

话虽如此,但国外对二次创作的同人作品并不像日本那么认可。被告是常有的事。大部分国家对二次创作带动原著并不抱多少期待,反倒是认为原著会被二次创作同人侵权遭受损失的可能性更多一些。

 

 

为什么日本的原著作者们会选择睁只眼闭只眼呢?

 

 

同人的历史中,诞生过无数伟人。而且创作了很多不输给商业作品的高水准且吸引人的作品。也许正是因为日本的原著作者们深深理解这一点,并期待潜在的次时代伟人以及作品的诞生才能做到这样体谅包容吧。

 

 

二次创作的同人,都应心中铭记是原著作者们的气魄与胸襟造就了他们。

 

 

写到这里,我们还只是窥探到同人的世界的皮毛而已。

 

我们从同人的定义讲到了它的历史,由来,分类,以及法律方面的问题,但这仅仅是开始。只相当于隔窗看了一下同人世界。如果这篇文章让你对同人产生了兴趣,那将是我们的荣幸。那么从今天开始,你和我们就是同人。

 

 

要想保持一颗不变的同人心,仅仅阅读这篇文章是远远不够的,要找到拥有更深专业知识的同人伙伴。否则在同人世界里一个人一直走下去会感觉非常孤独艰难。虽然老套了点,建议你把SNS充分利用起来。也许一开始你会手足无措,觉得“突然去关注会不会很可疑?” “我该说点什么呢?”等等。但是如果能够勇敢迈出一步,也许就会邂逅一份美好,去享受属于自己的同人生活。




Writer

Sato Shiro

Translator

Kinka

  • 1つ星
    読み込み中...

Related Posts